鹤岗市投资合作发展报告

来源: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1-06-24 你是文本第位浏览者

鹤岗市投资合作发展报告
HEGANG CITY INVESTMENT COOPERATIONDEVELOPMENT REPORT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接黑龙江,南连松花江,西靠小兴安岭,东拥三江平原,处在“江臂岭怀”合拢的金三角,幅员面积 1.5 万平方公里。
    转型期的鹤岗,资源富集、民风淳朴、社会和谐、人文昌明,是投资、旅游、休闲、康养的好地方。

01
资源禀赋丰厚·城市魅力突出

    (一)鹤岗是东北地区重要资源宝库。
    鹤岗矿藏众多,已探明金、铁、铜、铀、白云母、白云岩等 24 种矿产资源,占黑龙江省探明矿种的 31%。煤炭储量 32 亿吨,已有百年开发历史,是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一,累计为国家生产原煤 10 亿吨,是全国优质化工煤和动力煤之乡。石墨矿石储量17.3 亿吨,矿物量 1.7 亿吨,居亚洲第一,平均品位 10.2%,可直接露天开采,物理浮选可直接生产含碳量 95%—98% 的石墨精粉。陶粒页岩储量 1139 万吨,是优质建筑材料,也可用于绿化材料和工业过滤。硅石储量 600 万吨,可用于冶金工业酸性耐火砖材料,还能用于制造玻璃、冶金原料、食品添加剂等。鹤岗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黄金玉米带、北半球奶牛带,拥有耕地 800 多万亩,年产粮食 65 亿斤左右,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率达到 98% 以上,形成了以生猪、白羽鸡、肉鹅为重点的畜牧产业,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之乡。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牧资源蕴藏着巨大开发潜力,发展优势产业禀赋充足,百年煤城正在释放转型发展新动能。
   (二)鹤岗是黑龙江沿岸生态康养之都。
    鹤岗生态优良,位居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过渡地带,是全国寒温带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段,保持了黑龙江沿岸生物的多样性与集中性。林地面积 1275 万亩,有 3 个国家森林公园,鹤北联营原始红松母树林是亚洲单体最大的红松母树林,全市森林覆盖率 46.87%,城区森林覆盖率 69.7%。广袤林区产有 40 多种山野菜、20 多种山野果、30 多种野生中草药,发展林下经济得天独厚。域内兽类动物 67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5 种,嘟噜河湿地是我国北方三大水禽栖息地和候鸟迁徙坐标区。黑龙江、松花江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等珍贵鱼类,是北方塞外鱼米之乡。绿水青山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孕育了黑土绿色经济的巨大空间。
   (三)鹤岗是国家对俄开放桥头堡。
    鹤岗区位优越,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是黑龙江省重要口岸边境城市。隔 235 公里界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国家一级口岸——萝北口岸年吞吐能力 50 万吨,与俄阿穆尔捷特口岸相距 1.5 公里,明水期乘船 7 分钟、冰封期乘车 5 分钟就可抵达,是距哈尔滨最近、道路交通条件最好的沿江口岸,经黑龙江出海还可进入鞑靼海峡驶往韩、日等国,是“江海联运”黄金水道和跨国运输的最佳起点。沿边开放带建设为鹤岗对外开放打开了大通道,鹤岗借此不断融入新发展格局,正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大格局中加快发展。
   (四)鹤岗是底蕴厚重的历史地标。
   “鹤岗”源于满语“鹤立冈”,意为“马鹿圈”。悠久的开发历史,传承与发展的流域文化、清金文化、解放文化、矿山文化、垦荒文化“五大文化”,涵养、书写、演绎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灵魂。鹤岗是黑龙江流域文明发祥地之一,商周时期的肃慎人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黑龙江地区原住居民,汉代挹娄、北魏勿吉、隋唐靺鞨都在这里留下文明的足迹,后期更是成为满洲皇族发祥地和清金文化集聚地。抗日战争时期,鹤岗是抗联主要活动区域,是赵尚志将军牺牲地。鹤岗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曾是全国解放的大后方,是新中国医学和电影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和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就在鹤岗。“一五”期间原苏联援建我国的 156 个工业项目有 3 个建在鹤岗,奠定了煤炭产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鹤岗是最早的知青垦荒地,1955 年就迎来了“中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丁玲、姜昆、濮存昕都曾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过。一代又一代的鹤岗人在北国这块寒冷的土地上坚守着北大荒创业精神,坚守着八百米深处执著奉献的矿山文化,坚守着黑土地的精神家园。
   (五)鹤岗是三江平原产业投资高地。
    城镇化稳步发展,区域人口 89 万人,建成区面积 58.99 平方公里,城市 GDP 占区域 GDP53%,城镇化率达到 83%,成为黑龙江省东部中心城市之一。生态环境优良国家级森林城市即将通过验收,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4 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 90% 以上,万元 GDP 能耗控制在 4.3 吨标煤。全市 pm2.5 均值 24 微克每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达到 98%,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被评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人民生活向好,内部消费逐年扩增,万人拥有公共汽车 627.5 台、家用汽车 1667 台、服务网点 592 个,城市日供水能力 10.5 万吨,集中供热率 95.2 %,燃气普及率 63 %,区域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交通条件优越,鹤大、鹤伊、鹤名三条高速公路构成外部交通主骨架,佳鹤铁路使鹤岗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鹤岗机场建成后将形成水陆空立体式大交通格局。生产要素集中,土地、水、电等经济发展支撑充足完备,年利用省外内资 36 亿元以上。未利用土地面积 261 平方公里,有 6.9 万亩工矿废弃地和大量可利用的采煤沉陷区,土地使用限制少,持续供给能力大。鹤岗是北国水都,有松黑两江 126条中小河流、12 个大中型水库,年利用水资源量 32 亿立方米,人均 2909 立方米,居“三北地区”之首,关门嘴子水库建成后,年可新增供水能力 8086 万立方米,年均发电量达到 2134 万千瓦时。鹤岗是国家坑口电站基地,电力资源充足,有并网发电厂 14座,装机容量 183 万千瓦,正在建设的 12 个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容量 92.7 万千瓦,可充分满足大项目用电需求。鹤岗劳动力富集,拥有适龄劳动力 49.3 万人,劳动用工成本低于发达地区 30% 以上,还有近 15 万训练有素、技能娴熟的产业工人,可满足多种行业的用工需要。产业园区承载力较强,拥有 4 个省级产业园区,水、电、路、气、热和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充沛的要素保障能力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鹤岗正在期待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新时代的鹤岗,正由国家能源工业城市向现代煤电化工基地、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两江一岭”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龙江三峡”中俄风情旅游集合区加速迈进。

02
产业前景广阔·转型优势突出
    (一)依托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鹤岗正在着力打造石墨新材料、煤及化工、新能源产业。
    石墨新材料产业如日方升。鹤岗石墨以小鳞片为主,在加工球形石墨方面具有能耗低、振实高、产出率高等优势,是制作高端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鹤岗市把石墨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产业,建成了国内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市场话语权的石墨深加工基地,石墨精粉产量占全国 1/3 以上,石墨电池负极原材料占全国 80%,正积极推动石墨粉体向负极材料等新兴应用领域拓展。积极引进的中国五矿采用“集中开采、统一供应”的资源开发模式,被列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组织研发的石墨开采加工源头减量、石墨产业一体化等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项目。鹤岗正以中国五矿为牵动,以科技为支撑,以萝北石墨和鹤岗石墨新材料 2 个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拓展石墨负极材料应用领域,延伸拓展石墨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为国内外投资者在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石墨新材料应用方面提供投资良机。
    煤及化工产业源远流长。鹤岗煤炭品种齐全,其中以1/3焦煤、主焦煤、气煤储量居多。作为具有百年开发史、曾是全国第四大煤城的鹤岗,从计划时期保发电、保供热、保钢铁,向“煤头电尾”“煤头化尾”逐步跃进,先后建成了 9 个煤电化项目,形成了煤制焦炭 200 万吨、焦油 30 万吨、粗苯 5 万吨、煤制化肥 52 万吨、焦炉煤气制 LNG8 万吨和煤转电 200 万千瓦的生产能力,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是国家一级火力发电企业,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是东北最大的煤制化肥企业。依托煤种齐全、储量丰富的优势,鹤岗正在加速释放优质产能,发展精细化工和煤化工产业,重点推进焦化产业升级加工、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清洁燃料、煤制化学品等石油替代产品链,并向纵深加工产业发展,形成集焦化产品、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化工新材料为一体的煤化工产业布局,积极打造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将为国内外投资者在“煤头电尾、煤头化尾”方面提供更加多元的投资合作机会。
    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鹤岗地理区位良好,受西风环流、西伯利亚气团、蒙古高压、贝加尔湖气旋及东北低压综合影响,主导风向非常明显,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平均水平面太阳能辐射年总量4346MJ/m2 ,东部和南部地区最佳斜面总辐射均值达到5800MJ/m2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 C 类丰富区。依托富集的自然资源,聚焦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国家重点支持方向,鹤岗正加快培育新能源全产业链,打造低电价洼地,吸引新能源企业、互联网企业、数字经济企业及电价敏感企业向鹤岗集聚。
   (二)依托得天独厚的农林牧渔资源,打响“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生态品牌,鹤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部署,坚持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两江一岭”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立足 800 万亩的黑土良田,绿色食品形成了 600 万吨稻米、120 万吨玉米、10 万吨大豆深加工能力,开发了米糠油、谷维素、冰醋酸、谷氨酸、大豆蛋白、卵磷脂等系列下游产品。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30 万头,肉鸡养殖加工能力突破 1.2 亿只,肉鹅养殖加工能力超过 200 万只,鲜奶日处理能力达千吨以上,商品鱼年生产能力 1840 万斤。
    充分利用适宜 290 个品种珍贵药材种植的地理环境,积极培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医药产业,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4.27 万亩的区域,其中 200 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10 个、500 亩以上 8 个、1000 亩以上 5 个、专业村 1 个,主要品种有人参、五味子、北苍术、防风、蒲公英、赤芍、白藓皮、桔梗等,中药种植初露头角。
    鹤岗农林牧渔资源富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巨大,为投资者在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医药科技、食品营销创新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具有广泛合作机会。
    (三)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传承厚重的历史文化,汇聚形成“龙江三峡”中俄风情旅游集合区的鹤岗印象。
     鹤岗市地处小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地区,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寒温带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的地段之一。拥有以红松林为主的多品种天然林,鹤北联营原始红松林被誉为红松的故乡。域内黑龙江将内外兴安岭一分为二,形成龙江三峡,两岸高山耸立,江畔林木繁茂,中俄界江蜿蜒,山环水绕尽揽两国风光,是黑龙江流域最美的景观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赋予了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每当冬季来临,便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天然胜景,形成了美轮美奂的冰雪魅力。集大森林、大界江、大三峡、大冰雪、大农业等生态旅游资源于一身,“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四季交替,抗联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采金文化、矿山文化等形成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使鹤岗成为“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黑龙江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
     鹤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可观,正在兴起“游在界江、玩在边城、乐在鹤岗”的文娱旅游热潮,着力打造“龙江三峡”中俄风情旅游集合区,在文旅产业方面具有广阔的投资成长潜力。
   (四)依托北纬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提升黑龙江沿江生态质量,鹤岗充分释放健康养老产业的自然关怀。
    鹤岗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鹤岗把生态立市战略摆在城市转型的战略位置,以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目标,努力打造“一城山水半城林”的绿色生态城市。
    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气候条件,为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提供了独特优势。近年来,鹤岗市以国家医联体试点城市、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为基础,大力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森林健康养老、健康美食、医疗旅游、康复度假、健康驿站等健康养老产品,积极培育融合文化体验、生态、健康养生于一体的新型业态,努力形成“健康养老之城”品牌效应。国内外投资者在医疗健康养老科技研发、健康养老产品规划、人才培训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投资机会。
   (五)依托对俄开放合作的区位优势,延伸扩展外贸物流产业,鹤岗正在自觉融入新发展格局。
    鹤岗名山口岸 1992 年开关。1998 年,鹤岗市在俄犹太自治州设立商务代表处后,又成立了在俄企业协会、农业种植联盟,组建了边民互市贸易区,农业种植、矿产资源开发等对外投资合作项目达到 29 个,南翔国际物流园区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列为“一带一路”重点综合型智慧物流园区。
    在国家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下,鹤岗将全力发挥对俄开放前沿优势,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加快佳鹤铁路、鹤岗机场、口岸码头、综合保税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物流、商贸、信息、结算要素聚集平台,努力打造龙江东部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以投资合作为核心,以人文交流为引领,推动对俄合作向全方位、高层次、多领域转型升级。中外企业可利用鹤岗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外贸物流产业投资合作,共同搭建产销地冷链物流体系,布局建设城区大型冷链物流中心、区县和乡镇产地集配冷链中心、商贸流通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03
营商环境优良·投资前景广阔
    鹤岗市本着客商发财、百姓发家、政府发展的原则,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动,致力优化营商环境。
    做好“政策”加法。根据鹤岗市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主体需求,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服务企业要素保障为第一重点,在人才、科技、金融、项目建设等方面逐一制定完善政策,形成政策支撑体系,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以政策洼地精心构筑产业高地。
    做好“放权”减法。深化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大幅“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全力推行“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时间等大幅压缩,让企业用最少时间、花最少钱、跑最少路,拿出更多的“诚意”为市场主体服务。
    做好“服务”乘法。紧盯“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 , 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目标 ,深入推行服务承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保企业制度 , 从项目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全线跟踪、全程关注、全程服务,帮办“墙内事” ,包办“墙外事”,为企业营造最优越的发展环境。
    做好“监管”除法。打造亲清的政商关系,鼓励党员干部及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坚决做到“无事不扰、有事上门”。严格规范政府部门执法行为,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推进实施“免罚清单”和“轻罚清单”,做到亲而有度、亲而有为,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当前,一个转型发展、充满活力的鹤岗,一个开放包容、欣欣向荣的鹤岗,正在向海内外所有朋友、向全世界投资者、企业家真诚地敞开友谊之门、共赢之门、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