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参加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第三场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柏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伟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雪松三位同志,请他们带领我们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亮点和成就。
首先,请李柏杨同志介绍情况。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柏杨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这里,对大家长期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迅速,高楼鳞次栉比、建筑错落有致,我局坚持以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管行业、育主体,转作风、抓安全”,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造“八大提升工程”,提升建设品位,使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铺展出一幅幅宜居宜业“幸福画卷”,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乡建设从“稳定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们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保安全、促稳定”,深入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排查,持续保障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注重培育市场主体,推行百大项目审批承诺制、工程担保制度等扶持企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累计新建住房800余栋、建筑面积779万平方米,助推城市建设扩容提质。全面实行建筑业改革发展,以实现各类从业人员考试注册证书电子化、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一次办”为起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流程审批时限从改革前120多个工作日,到目前根据项目不同类别压缩至33到70个工作日,大幅度低于国家、省时限要求,并已实现两县六区全覆盖。推动工程建造方式向精细化、信息化、绿色化、工业化“四化”融合方向发展,实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四种新型建造方式。截至目前,累计建设绿色建筑106.9万平方米、累计建设装配式建筑2.8万平方米,实现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零突破;建设了“文博花园”等一批精品示范项目,住房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乡村建设从“改善人居环境”向“综合振兴”迈进。聚焦农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住房问题,以保障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为起点,对全市农村泥草房、危房、水灾房实行分类改造,截至目前,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实现“清零”,20376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争取省级专项补助资金1541万元,健全完善“收、转、运”治理体系,累计配备垃圾桶8.8万个,垃圾收转运车辆475台,建设完成村级分拣中心187座,对垃圾散乱堆放问题进行全方位排查、全面清底,显著改善“垃圾围村”脏乱差的现象。助力脱贫攻坚,包保东方村、望江村、永德村扶贫帮困,新建村委办公(活动)室,帮助贫困户再就业,捐赠体育健身器材、建筑材料等扶贫物资,累计扶贫近百万元。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绥滨镇向日村被选为第一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基本型示范村,获国家专项奖补资金用于乡村建设;萝北县名山镇荣获全国特色小城镇称号;绥滨县忠仁镇、萝北县太平沟乡获评省级特色小镇。乡村特色风貌得到进一步彰显,工作成效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住房保障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抓重点项目和常规拆迁并举推进,助10余万居民圆“安居梦”。2013年至今,全市棚户区累计改造107010套,其中:直接货币补偿18110户;购买存量商品房11693套;建设住宅77207套。我们还争取资金19.4亿元,建设了总长度81.9公里的81条小区配套道路;还配建了20余处广场及停车场、2个口袋绿地;已累计拆迁88061户;累计安置102909套,其中:产权调换安置84799套;办理产权证照78207户(办理小照43353户)。面向中等偏下收入困难家庭提供公(廉)租房保障,改善低收入人群居住环境。2013年以来,公租房、廉租房累计保障9473套(其中,配租8002户、配售1471户),为25443户家庭发放了公共租赁住房补贴,共发放租赁补贴资金1.35亿元。配合我市招才引智政策,为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及我市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提供204套“人才公寓”,目前已分配141套。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我们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7亿元,多渠道经营、多元化发展,对空置的商服、车库进行处置并回笼资金。截至目前,已出售商服车库927户、出租商服车库637户、出租公建30户,共计回笼资金2.28亿元。为改善住房环境,向宜居宜业方面转变,我们大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城市更新,释放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目前,全市已纳入改造楼房983栋,建筑面积391万㎡,惠及5.9万户,剩余尚未改造和改造不彻底楼房716栋,已全部纳入鹤岗市老旧改造“十四五”规划和国家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储备库。
在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以“补齐民生短板”为导向,聚焦住建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需求,协调推进了市博物馆、体育馆、人民剧院改建、扩建;盘活续建了“华宝嘉苑”、“花园商住”和“双鹤小区12号楼”烂尾楼工程,维护了261户居民权益;协调解决了“群力家园”、“平安家园”“峰威A组团”等260户居民逾期未回迁安置问题;牵头开展全市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将55件历史遗留信访积案全部化解,为开展新一轮的信访问题“民生利益保卫战”奠定坚实基础。“事关群众无小事”,正值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开展之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真抓实干解决实际问题,为百姓办实事、好事。
各位媒体朋友!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站在新的起点、担负新的使命,必将开启新的征程。我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切实扛起时代重任,全力书写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鹤岗答卷”,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请高伟连同志介绍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高伟连
各位媒体朋友:
下午好。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快推进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十八大以来,我市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我市重点实施了绥名公路、鹤伊公路大修、国防路、鹤伊公路光宇小区段改造、鹤大公路鹤岗出口段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累计建设里程144.88公里,改造国省干线危桥661.62延米,实施安防工程30.45公里,完成投资22.13亿元,国省干线公路结构更趋于优化。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补短板、畅瓶颈、强网络”为核心,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计划建设国道丹阿公路同江至绥滨段及松花江公路大桥项目、省道环山乡至团结镇公路等项目,进一步推进便捷顺畅的公路路网建设,不断提升公路服务能力和运输服务品质。
二是推动农村公路畅通安全。我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累计建设农村公路71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477.93延米、实施安防工程353.28公里,提前完成交通扶贫“两通”兜底目标,实现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2019年萝北县获得黑龙江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殊荣。2020年,我市以PPP模式实施的桶子沟旅游公路、细鳞河旅游公路等“彩虹公路”顺利建成通车,成为了“醉美鹤岗”打卡地,大幅提升了鹤岗市旅游公路品牌形象,构筑了“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有力支撑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推动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加大危桥改造力度,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加强城乡公路运输网络有效衔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三是大力服务城市发展。我市建成了一批服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鹤岗市第三跨线桥——复兴桥建成通车,成为我市集交通、景观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以南岗路、南风井路、财富路、机场路、海达石墨园区路、南环大街等为代表的PPP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更好的服务城市发展建设;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48台,延伸公交线路10条,新开辟公交线路6条,新建5处公交首末站,提高了百姓的换乘便利性、出行快捷性和乘座舒适性。
四是积极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我市相继改造升级了鹤岗市公路客运站、萝北县客运站,建设完成了南翔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和二期工程等运输场站,极大提高了客货运输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2019年,我市建成全省首个“养路工人之家”后,相继建成“出租车司机之家”、“公交车司机之家”、“货车司机之家”,使行业管理提档升级,行业从业者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显著加强。2020年,北疆、名山收费站开通ETC专用车道,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推进南翔国际物流园三期农产品供应链和蔬菜仓储库项目、萝北龙翔国际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推动运输服务能力继续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五是积极构筑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我市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全力打造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等组成的快速交通网,推动交通运输从“总体适应”向“提质增效”逐步转型。2019年,佳鹤铁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竣工通车。项目建成后,将与哈佳、牡佳高铁衔接,使我市融入黑龙江省高铁网。2020以来,我市重点推进鹤伊高速公路建设,目前项目工可研方案编制完成,已进入交通部审查阶段,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新建鹤岗机场项目立项报告已上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履行相关会签、会审程序,下步将报国务院批复。
未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打造综合立体的快速交通网、便捷顺畅的干线公路网、广覆盖的基础设施网,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鹤岗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主持人:
下面,请任雪松同志介绍情况。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任雪松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很高兴由我代表市城管执法局向大家介绍城市建设管理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二届八次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得到长足进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优化城市路网布局,打通城市筋骨血脉。顺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畅通的新期待,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新改扩建城区主次道路90条、街巷道路129条,提高了城市路网通达性和承载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二是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打造绿色休闲环境。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应绿尽绿、增绿添彩,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59.32公顷,新建扩建续建了一批公园广场,实现了群众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形成了市民15分钟休闲健身圈,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实施集中供热工程,确保供暖高效可靠。引进华能电厂市区供热,解决了城区热源不足问题;撤并217台燃煤小锅炉,全部纳入集中供热大网,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6.45%;实施供热“一网多源”,互联互通,改造供热老旧管网169.7公里,保障了冬季供热安全稳定运行,让群众住上了“暖屋子”。
四是完善市政公共设施,满足百姓生活需求。新建、改建路灯4227基,道路亮灯率达到98%以上,方便市民夜间出行;建设公共停车场26处、水冲公厕43座、汽车燃气加气站5座,方便市民停车、入厕、加气。建成了生活垃圾处理场以及3座垃圾中转站和8处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形成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少污染,打造了低碳环保的城市生活环境。
五是狠抓规范精细管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精神,建立完善了城市管理各项制度,出台了《鹤岗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建成了数字城管中心,实施路长制,及时发现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率,湿扫、水刷、干扫相结合,坚持晨清扫日保洁,打造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道路扬尘等治理,精益求精为人民管好城市。
鹤岗市城市建设管理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市城管执法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牢记初心使命,只争朝夕,砥砺奋进,以城市建设管理的新篇章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
主持人: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发布人,谢谢与会媒体和参会同志,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