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特向社会公布2024年度鹤岗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鹤岗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3216082,地址:鹤岗市南山区北红旗路333号;电子邮箱:szfbxxk@163.com。
一、总体情况
(一)优化主动公开机制。一是优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目录,分层级分领域梳理确定法定公开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组织开展主动公开清单编制工作,覆盖全市32个市直部门、8个县(区)政府、53个乡镇街道。二是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全年共计公开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18件,其中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市直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10件、县区规范性文件8件;发布政府信息2.5万余条、移动新媒体发布信息2万余条。三是改版政府网站政策解读专栏,下设图片解读、文字解读、其他解读三大板块,印发《鹤岗市行政机关政策解读工作办法的通知》,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解读范围、规范解读格式、细化解读程序,发挥各部门的能动性,提高解读质量和水平。通过做好政策文件和解读内容的相互关联,实现“双向链接、一键直达”,确保已公开政策企业和群众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通过采用新闻发布会、“一分钟短视频讲政策”、H5动画等多元化解读模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新颖多变的载体,增强解读内容的可读性。全年已累计开展新闻发布会9场、邀请专家学者编写政策解读文章50余篇,联合全市98个政务新媒体账号,构建“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策解读宣传矩阵,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协同推进,多渠道、多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实现政策全覆盖、“零折扣”。
(二)有效规范依申请公开。一是加强依申请公开全流程动态监控,对于符合公开条件的依申请公开件,缩短办理期限,全面、清晰、准确答复申请人,对办结案件及时归档,实现“一案一档”。严格信件资料签收、流转等程序,避免因分类不清、交接不严造成公开申请丢失或送达失误。二是探索形成“补不补,该不该,有没有,给不给,当不当”的“五不”工作法。统一下发26种标准格式文书,形成依申请公开“标准规范”和“规定动作”双重指南。三是联合司法局、法院建立“顾问分析”机制、“府院联动”机制,形成《协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制度》,对各单位办理情况进行抽查,整理答复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整改。全年共办理依申请公开265件,纠正基层单位依申请公开答复34件。四是建立“复盘”机制,“轮训”机制,邀请专家指导授课,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当场开展答复演练,实现市直部门、县(区)政府全覆盖。
(三)规范管理政府信息。一是严格履行政府信息公开审核审批程序,坚持分级审核、先审后发,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未经审核不得发布,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均应进行保密审查,并遵循“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依法依程序进行。联合市保密局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关键部门、关键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工作的保密管理,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对工作事项、知悉范围、审查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全过程安全可控,全年审查各类公开事项3200余次。二是严格把控主动开工内容的期限性,对于发布的信息建立台账,开展定期检查“回头看”,同步落实废止和过期政策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网上定期动态删减机制,公开信息有期限要求的,到期后及时撤回,公开信息没有期限要求的,联系信息公开单位,定期组织清理,今年以来,共清理过期和废止政策文件50件、通告公告类信息50余条。发布信息引入稿前预审机制、稿后读网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读网制度,开展检查3400余次,清理违规信息200余条。
(四)加快政府信息平台建设。一是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做优做强政务公开专栏,开发完善智能搜索系统和“长者专区”,打造“市政府文件库”“政务公开+12345热线”等板块,对惠企政策、服务措施、政策解读等,常态化进行集中公开。目前归集展示各类文件668件,使政策推送更精准、公众查询更便捷。依托热线高频、热点诉求分析,建设完善“热点问答知识库”,现已接入人社、医疗、公安等部门的1400多条问答信息,市民和企业可通过关键词快速检索。同时,将“两重”、“两新”、“四大经济”相关政策录入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召开政策解读专题会议,实现政策信息直入基层。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逐项编制发布办事指南,明确受理条件、办结时限、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收费标准等,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有章可循、心里有底,截至目前,全市2万余条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办事指南均已在黑龙江省政务服务网进行公示。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公示20个国家及省级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创建离职待业等59个自建类一件事内容,“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量突破13000余件。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印发《关于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限制的通知》《关于建立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投诉、违背清单案例归集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等文件,在市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官方新媒体账号上设置“公开征集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专栏”,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反馈渠道。
(五)深化监督保障。一是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见成效,制发《重大事项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报告制度》、《鹤岗市舆情引导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和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控“第一示警”和“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的“五早”工作机制,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通过改变舆情处置“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公众参与需求不断提高的新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召开“民生热线”直播、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将被动回应变为主动引领,累计播出19场专场节目和49期“回音壁”,发布权威信息100余条,推动解决处理各类问题342个。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19 |
14 |
242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22711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4887 |
||
行政强制 |
186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80396.38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09 |
1 |
4 |
0 |
24 |
127 |
265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2 |
0 |
0 |
0 |
0 |
0 |
2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63 |
0 |
1 |
0 |
0 |
127 |
191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7 |
1 |
0 |
0 |
24 |
0 |
42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7 |
0 |
0 |
0 |
0 |
0 |
7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1 |
0 |
0 |
0 |
0 |
0 |
1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15 |
0 |
3 |
0 |
0 |
0 |
18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2 |
0 |
0 |
0 |
0 |
0 |
2 |
||
(七)总计 |
108 |
1 |
4 |
0 |
24 |
127 |
264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1 |
0 |
0 |
0 |
0 |
0 |
1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4 |
3 |
3 |
1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1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主要问题。从全年工作来看,全市依申请公开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有的单位对于百姓依申请公开事项受理延迟,甚至存在答复逾期的情况;有的单位答复书书写不规范,办理质量不高;在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方面的政府信息,答复单位对于申请信息是否公开难以把握,易产生行政复议案件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加强沟通联络、开展业务培训、进行轮岗交流等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健全依申请公开办理制度措施,加强依申请公开流程监管,通过强化沟通,做好信息公开服务,在受理、登记、办理、答复、归档等原有流程上,市政务公开办坚持与申请人逐一沟通,一方面明确申请事项、避免出现复议诉讼的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强化沟通联系,了解申请人真实意图,积极为申请人提供可公开的政府信息。二是加大对各单位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培训,将适用性广、操作性强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书模板,提供给各行政机关参考,使答复的方式、格式、内容等更加规范,有效降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发生率和纠错率。